前言:开鲁为开发哲盟的“三鲁”(阿鲁科尔沁旗、扎鲁特左、右二旗)之地的意思,开鲁县与扎鲁特旗、阿鲁科尔沁旗三地山水相连、地缘相近、人文相通,跨区域合作空间广阔。

为推进阿鲁科尔沁旗、开鲁县、扎鲁特旗三地检察机关跨区域深度合作,点亮赤峰、通辽旗县“双子星座”,推进相邻检察一体化发展,3月28日,三地检察机关在开鲁县人民检察院召开“三鲁论检”组委会成立大会,开鲁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卫东到会致辞祝贺,三地检察长、分管领导及相关工作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杨卫东首先致辞,开鲁县、扎鲁特旗、阿鲁科尔沁旗三地同住内蒙以东,千百年来山水相连、比邻而居,三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希望三地检察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转变观念,逐步强化一家人的意识,充分分享各自优势、长处,全力打造跨区域协作的典范,建立健全常态化、全方位、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机制,共享理论研究成果,共同破解检察业务难题,共同提升检察人员素质,推动检察工作提质增效,全力当好党委政府的“好帮手”,搭建基层治理的“连心桥”。
阿鲁科尔沁旗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鲍杰表示,阿旗与开鲁县、扎旗地域相邻,山水相连,经济交流、人文建设等方面互联互通,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跨区域经济活动的增多,区域间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已依托地理位置逐渐常态化。此次“三鲁”检察机关跨区域协作机制的建立,将深化三地山林、河湖、草原、湿地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一体化协作,塑造检察公益诉讼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助力赤峰、通辽“双子星座”建设,切实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推动三地生态文明建设。
扎鲁特旗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曲叶红表示,“三鲁”检察机关在落实蒙东地区“双子星座”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使命与共。通过签署《“三鲁”生态检察区域协作协议》,我们联合开展跨地区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协作,相互为对方与本地涉水利、林草等部门衔接工作提供支持,通过建立线索移送、案件查办协作、信息共享、经验交流、理论研讨等机制,“一盘棋”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生态检察布局,“一体化”推进机制协同、平台协同、办案协同,“一条心”抓好高水平协作,共同发力、互相借力、同向用力,以“检察蓝”守护高质量生态发展底色,用实际行动守护好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
开鲁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超表示,“三鲁论检”的提议得到了鲍检、曲检的积极回应,经过三方的充分交流,最终促成今天的组委会成立。建立“三鲁论检”灵感来源于李永君检察长在全区检察长会上的讲话:“跨区域协作是最高检力推的工作,也是内蒙现实的需要。”并在区域协作上谋划了“三大协作”统一行动。其次来源于郎显成检察长在全市检察长会上的布战图,检察改革中提出的“赤峰通辽双子星座相邻检察一体化”。“三鲁论检”要建成理论融通、交流汇通、工作贯通、互动畅通四位一体的交流平台,我们的目标是打造相邻检察一体化发展的品牌和标杆,共同打造跨区域合作交流的典型和亮点。
随后,在热烈的掌声中,王超检察长、曲叶红检察长、鲍杰检察长正式会签了《“三鲁论检”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框架协议》)及《“三鲁”生态检察区域协作协议》(《框架协议》下的子协议)。此次联合签署《框架协议》,进一步明确了三地检察机关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目标,确立了日常联络、一体化办案、专项行动协作、联席会议、资源共享等协作机制,并从加强组织领导、协调配合、调查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其内容既体现出方向性、原则性,又注重实践性、操作性。

签约仪式后,三院业务部门召开结对交流座谈会,三方就业务工作进行深入交流讨论。

后记:深化检察一体化建设、完善跨区域协作机制,是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现实需要。根据《框架协议》内容,今后三家检察院通过建立沟通、交流、共建系列机制,一要建立理论融通平台,每年确定一个专题,轮流举办检察理论研讨会;二要建立交流汇通平台,重点是交流分享工作举措、工作亮点、工作经验、典型案例及典型人物选树;三要建立工作贯通平台,建立工作协作配合机制,在人员交往、信息共享、数据互通、线索移送、异地委托及相关司法协助等工作中建立协作配合机制;四要建立互动畅通平台,对重大疑难案件互商研判,建立检察官联席会制度。
会上通过了“三鲁论检”的标识,并通过了组委会名单。

标识的正上方为检徽,代表检察机关为主体。两侧的金黄麦穗代表保障民生。中间的三抹色彩,上方两道呈祥云状,下方呈河流状,象征天空与大地,代表着人民灿烂多彩的生活环境。同时,绿色象征草原代表扎旗,红色象征革命老区代表开鲁,蓝色象征蓝天清水代表阿旗,合而为一代表了三地检察机关同心戮力,共同打造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景。最下方的“三鲁论检”直接点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