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全市检察机关召开“抓党建、促业务、铸品牌”工作成果展示会。会上,选取了全市6个基层党组织总结分享相关工作成果,表彰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
通辽市检察院第一党支部创新构建“九联”工作法,倡导各院之间围绕理论学习、人才培养、文化宣传、品牌建设、为民实事等九个方面重要任务开展联创联建联动。通过制发“基层党建提升年”工作方案、打造“检察官集训营”、开展“123人才培养工程”、开展“机关效能提升年”“办案作风改进专项活动”等形式,推动建立“1”个党建总品牌,打造“2”个党小组品牌,引领“8”个基层院,在联合共建中锻造队伍,形成合力,形成了全市检察机关上下贯通、整体推进的党建新范式。
通辽市检察院第二党支部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于刑事检察工作中,紧紧围绕“谁来融合、融合什么、怎么融合”三个关键问题,系统谋划、科学部署,全面、具体、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在“谁来融合”上,推行组织融合、条线融合、党员个体融合。在“融合什么”上,推行思想理念融合、办案过程融合、机制制度融合。在“怎么融合”上,推行“党建+业务提升”融合推进,“党建+业务人才”融合培养,“党建+业务品牌”融合打造。通过多样化融合路径,推动全市检察机关刑事检察工作奋勇争先。
科尔沁区检察院第三党支部精心打造“民益先枫”党建品牌,创新推出“12309”党建工作法。该工作法紧扣“一个中心”、抓实“两个抓手”、深化“三个协作”,将党员先锋作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坚持“党建带业务、业务促党建”,深化跨部门协作,推动形成“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综合业务”1+1+1>3的协同效能,把“0差评”当作服务标准,并细化为窗口服务、打造精品案件等9项常态化行动。推动检察阵地成为暖心惠民亮丽窗口,让司法温度可感可及。
在广袤美丽的科尔沁草原上,有一所看似普通的“基层小院”——霍林郭勒市检察院。小院虽然人数不多,却有着担当作为的大情怀,蕴藏着助企攻坚的大能量。精心打造“霍检青锋”党建品牌,推行“党小组建在业务部门、党员冲在办案一线”工作机制,组建青年党员助企宣讲团队,创建“检企联系卡”,主动对接企业司法需求;注重发挥党员办案模范带头作用,各办案组至少配备一名党员;与工商联、企业、社区基层党组织共建共融,完善“监督+和解”双线治理,深情诠释着“小院也有大作为”的生动实践。
科左中旗检察院创新实施“党建+公益诉讼”融合工程,倾力打造“精心益检”特色品牌,建立“政治考量、社会影响、群众满意度”办案“三必评”制度,以政治体检带动办案提质增效。打造多元化公益守护品牌矩阵,以检察履职维护生态环境。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纳入重点工程,组建巾帼维权先锋队,让党旗在维权一线高高飘扬。组建公益法律顾问团队,打造“三维赋能”特色研习平台,构建双维度队伍评价体系,锻造业务精湛的公益诉讼检察队伍。

扎鲁特旗检察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像火红的萨日朗花般扎根草原,绽放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成立双语公益法律顾问团,研发“萨日朗”公益法律AI小顾问。与旗侨联联合打造全市首个“萨日朗”检侨同心工作室,依法公正处理涉侨案件。聚焦特殊群体权益保护,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守护特殊群体利益。深耕法治宣传教育,开设校园“萨日朗法治课堂”。深化党支部联建模式,联合苏木乡镇、嘎查网格员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以检察履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和展望,全市检察机关要以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榜样,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化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检察工作实践创新;要以学深悟透为基础,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以廉洁自律为底线,促进作风形象更加优良、检察政治生态更加清朗;要构建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大党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