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辽市检察院党组贯彻“八个坚持”人才观,全面落实“五个过硬”“四个铁一般”等重要指示要求,加快人才培养“四化”进程,推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彰显新时代检察担当。
(一)目标引领。确定“办好案子、建好队伍”总体目标, 以“123人才培养工程”、“素质能力提升工程”为依托,开展“检察长导师团”和“检察官师徒组”行动、“检察官集训营”、实地政治轮训等活动,科学把握人才培养规律,主动适应检察队伍主要矛盾变化,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育才环境。
(二)思想引领。聚焦“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新时代检察精神,大力推进文化强检、文化润检,以“科尔沁检察文化节”、党员政治生活馆、“通识”系列文化品牌等载体,抓思想、抓行动、抓质效,持续增强检察队伍凝聚力、向心力,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三)教育引领。以集中性教育为契机,构建“1+6+N”责任体系和“1+2”监督体系,推动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走深走实,大兴学理论用理论之风、大兴务实之风、大兴弘扬正气之风、大兴为民办实事之风。
(一)抓“关键少数”。发挥对基层院班子协管职能,选任基层院班子成员28人次,顺利完成一轮班子调整。基层院班子成员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环比上升15.1%。推进干部规划性培养和结构优化,提升现代化建设和水平。
(二)抓“适才适岗”。两级院选任环节干部80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环比上升33.3%,法学类专业人才、业务条线骨干脱颖而出,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更高。开展职级晋升213人次,明确职级干部、即将退休人员岗位职责,对表现优异的晋升职级11人,让老同志有欣慰、让中坚力量有期望、让年轻干部有奔头。

(三)抓“人才交流”。在接续发展上,开展公务员招录、定向选调、人才引进68人,公开遴选15人、择优比选8人。在交流锻炼上,组织实地政治轮训、开展“上挂下派”、推进“法检互派挂职”学习28人次。在培训培养上,建立“检校共建”机制,与内蒙古民族大学签订十条框架协议,选派校外导师8人,攻读法学类研究生5人。在内外交流上,从地方党委、政府、纪委监委、组织部、法院、公安、高校、其他事业单位引进人才36人;向自治区院及其他盟市院、地方政府、人大、纪委监委等输送人才18人,打通内部人才盘活与外部人才引入的双向通道,构建人才资源“内循环+外循环”协同运转格局。
(一)建立储备库。以品德、知识、能力和贡献为要素,建立“骨干人才库”“年轻干部人才库”,两级院入库134人,入选最高检人才库2人、自治区院人才库30人。重点培养17名35岁左右优秀业务骨干,其中8人提任科级领导职务,稳步实现队伍梯次配置。组建“导师团”“师徒组”64对,实施“领导力提升计划”,派员参与乡村振兴、信访维稳、重大案件攻坚等工作35人次。

(二)搭建操作台。开展“三全式”培训,开展“委托式培训”“同堂培训”“区域联合培训”和自主培训452期16508人次,覆盖“四大检察”全部领域。开展“三真式”实训,举办“检察官讲办案故事”“示范庭审观摩”“年轻干部列席检委会”“领导干部上讲台”活动,累计参与179人次。组织“以赛促训”,举办条线业务竞赛15次,涌现出“业务标兵”“业务能手”41名,其中19人在自治区级以上竞赛中获奖。
(三)闭环成长链。推动“学用结合”,成立“写作调研专班”、“数字检察专班”和“精品案件工匠团队”,发挥“大兵团”优势,集中攻坚,系统集成,打造检察“一体化”新模式新格局。对成长明显者及时表彰,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宣传先进典型放大示范效应,获得市级以上荣誉集体72个,个人117名,其中被最高检授予全国“个人一等功”1人,获评自治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1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1人、自治区“新时代青年先锋”1人,获评通辽市“担当作为好干部”1人,推动“储备—成长—输出—反哺”闭环运转,为检察一体化发展持续注入动能。
(一)聚焦日常管理。加强全链条监督,动态调整培养方案,丰富师资配备,结合岗位练兵开展职业素能考核,评估人才知识掌握、技能水平及综合素养是否达标。跟踪职业发展,验证培养成果,及时调整培养方向,保障工作有序推进。
(二)建强服务保障。成立“朵兰·检爱”假期学堂,组织健康体检、心理疏导讲座,开展拓展训练、军营拉练、“通识检韵”文艺汇演、球类竞赛等文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激发人才兴趣爱好,增强归属感与忠诚度。
(三)锚定长远发展。支持检察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组织有意向参加法考人员集体学习,主动提供技术、场地支持,累计有42名检察人员提升学历层次,58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帮助拓宽职业发展前景。
总之,近年来的人才培养工作符合人才强检战略要求,结合新时代检察工作发展特点,契合通辽检察发展实际,取得了一定成果。下一步,我们将聚焦“靶向育才、科学用才、用心留才”,持续优化工作举措,久久为功、绵绵用力,为通辽检察事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